红蜻蜓大保健论坛,一品楼品凤楼论坛官网,一品香论坛网,风楼阁全国资源共享平台

新闻热线: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阳新闻网 > 建阳新闻 > 正文
建阳桔柚:风过之处尽芬芳
2025-09-03 16:14:20?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桔柚,是建阳最具代表性的水果之一。

初尝建阳桔柚,果肉甫一入口,果汁的清甜便被一缕清冽香气轻轻托起,通透且富有层次。鲜爽香甜的立体感官体验,恰似故乡和煦的阳光、清润的风和甘冽的泉,齐齐击中味蕾,让滋味涌上舌尖,乡愁涌入心田……

鲜:芽变打开“桔”面

建阳桔柚肉质细嫩、多汁化渣、清甜爽口,兼有桔与柚的风味,其果实维生素C含量为37.84mg/100g,富含天然多糖和有机酸,深受市场喜爱。

20世纪80年代初,时任建阳良种场场长的谢福鑫赴日研修,1984年,学成回国的他从日本带回270余株果苗,其中,就有甜春桔柚接穗。

嫁接定植、水肥管理、潜心抚育……至1990年,农业科技人员在单株鉴定时发现其中一株在果实和叶形上有变异性状,通过综合观察,确认为甜春桔柚芽变。这以后,科技人员开始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测定,经过十余年悉心研究,通过优质高产栽培等技术措施,解决丰产性问题。

2003年,建阳桔柚这一具有当地特色的杂柑类新品种,正式通过了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2009年,建阳桔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12年,建阳桔柚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7年,建阳桔柚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

细数建阳桔柚一系列的“烫金”荣誉,鲜有人知道它的发展也曾走过一段低谷。

1992年,通过高位嫁接的方式,建阳仁山桔柚生态果园负责人张水生在自家果园中试种桔柚,成为当地第一批种植桔柚的果农之一?!澳鞘焙蚴谐∩厦劢刍故羌该唤铮坭衷蚩梢月舻?元一斤?!?/span>

但勇于“尝鲜”的张水生没高兴太久。

“当时桔柚种植推广开来,但大家种植技术落后,管理又跟不上,桔柚品质没有办法保障,次果充斥市场,价格也走向低迷?!闭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发展从长期短缺转为相对过剩,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伴随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闽北传统农业也面临一些发展困局。

“采摘季要是遇上雨水多,桔柚就不甜了?!庇凶哦嗄甑母涕僦种簿榈恼潘苍⑹怨慕种布际酰允峭嚼?,“当时努力了很久,但果品差距不大,说白了还是要靠天吃饭。”

更令张水生没有想到的是,1999年的那场极端冻害,给了他当头一棒——桔柚果树大多冻死、冻伤,多年积攒的“家底”几乎毁于一旦?!暗笔北黄瓤呈鳌⒏闹?,几番折腾,好几年没缓过劲来。”沉重的损失,让张水生痛心不已。

受冻害、市场低迷的双重影响,建阳桔柚产业开始进入低谷。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科技兴农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现代化农业。

为了破解农业粗放发展带来的困境,1999年初,南平从市、县、乡三级农、林、科技部门抽调首批225名科技特派员,奔赴215个行政村,科技进村拉开了振兴闽北的序幕。

甜:科技提供“蜜”钥

科技的“春风”吹进了闽北的山丘和沃野,也吹散了张水生心底的阴霾。

“仁山村气候湿冷,可以说是‘冷谷’,果木栽培的关键在于合理保温。”南平市农科所研究员、科技特派员应薛养仍记得自己当年派驻仁山村进行科技服务时,为仁山桔柚产业发展开出的良方,“要给桔柚果园盖上大棚?!?/span>

合理建设大棚通风系统,科学规划大棚尺寸、间隔,创新棚内微喷灌系统……在应薛养的科学引导下,张水生在果园里建起了20亩桔柚大棚。

“有了大棚,果农就可以更好地控温、控湿,抵御极端天气,减轻冻害、病虫害的发生?!庇ρρ樯?,在大棚建设与科学管理的共同“加持”下,仁山果园棚内果树抗住了多次冻害天气,优势逐渐凸显,“经过不断的技术优化,棚内果树坐果率相比棚外果树提高了30%,果实可以做到完熟采摘,口感好、品质佳?!?/span>

建设高标准智能温控大棚只是第一步,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运用绿肥轻简栽培利用技术、打造物联网管理平台……在科技的助力下,种植管理更加精准、节能、高效,建阳桔柚的口感更甜、化渣性更好、品质更高,现如今,仁山果园的桔柚种植面积已发展至420亩,年产量达到500吨。

在崇雒乡上洋村的桔柚山上,科技同样为丰收提供“蜜”钥。

南平安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安然生态农场是建阳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也是建阳桔柚科技小院的依托单位。

秋日,走进安然生态农场,桔柚果树错落有致,枝头缀着还未成熟的桔柚果。公司负责人安照玲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省现代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潘腾飞穿梭于桔柚树下,认真采集数据。

“我们农场以种植建阳桔柚、品种桃为主,其中建阳桔柚种植了130亩。近年来,我们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武夷学院等科研院??购献鳎榻萍继嘏稍蓖哦?,开展‘建阳桔柚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建阳桔柚杂交育种与品质改良’等研究。”安照玲说。

“这些年来,科研团队围绕相关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安照玲介绍,团队先后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实施宽行窄株种植模式,让运输车辆可以开到每一株桔柚树下;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建立飞防植保参数指标,极大提升桔柚病虫害生态防控效率;开展桔柚老果园树形基础改造及种植技术改良,提升桔柚产量与品质……

“近来,我们团队开发了一套覆膜限根栽培技术,并在建阳桔柚产区示范应用?!弊魑坭挚萍夹≡旱脑鹑巫抑?,潘腾飞介绍,该技术应用后,进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水肥利用率,?;ね寥澜】担岣吖灯分?,助力桔柚的优质高效生产。

如今,安然生态农场的桔柚产量逐年提升,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此外,安然生态农场还持续带动推广建阳桔柚生产基地达300多亩,桔柚种植技术挂点服务面积超2000亩。

与科技“牵手”,桔柚产业发展打开了新“桔”面。截至目前,建阳拥有全国基层农技推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个、省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1个、建阳桔柚科技小院1个,建阳桔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标准化技术覆盖面达100%。全区桔柚种植面积达3万亩,其中已投产面积2.4万亩,年产桔柚4.8万吨,年产值约2.88亿元。

香:共富“柚”传芬芳

“人要涂防晒霜,桔柚也要涂‘防晒霜’哦!”

“桔柚的果子不是挂得越多越好,要注重叶果比的均衡?!?/span>

“健壮的秋梢,关系来年的挂果,要如何正确地放秋梢呢?我来分享给大家?!?/span>

……

今年6月,张水生成为一名知识分享型网络主播,在“百家讲农”的账号里为大家讲解桔柚种植知识。

“我们果园的发展受益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如今我成为了一名乡土科特派,也要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种植技术?!闭潘?,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让更多桔柚种植户实现共富。

“年轻人的思维总是更活跃些。”张水生坦言,拍摄短视频,分享桔柚知识是女儿张慧芳的主意。

张慧芳从天津商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厦门工作,2022年底,张慧芳回到家乡,开始接触桔柚种植工作。“这些年我也陆续学了不少桔柚种植的基础知识,还学了土壤学、植物学等,但农业的东西总归要靠实践,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张慧芳告诉记者,回乡后,她跟着父亲上山进棚,学习桔柚种植技术,同时,也将自己掌握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融入果园,科学建立果园分区,制定果园日常管理操作规范,提升了果园的管理效率。

“我们领着村民干,带着村民赚。”张水生父女表示,“这种付出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span>

“多亏了张总,手把手教我们技术,去年我家的几百棵桔柚收成了,卖了10多万元。”安口村的桔柚种植户杨清感慨,“之前根本不懂什么技术,桔柚种下去就不会管,年底收成只卖了几千元,一年下来几乎白干!”从数千元到10余万元的产值跃升,杨清说:“桔柚香甜,日子也更甜了?!?/span>

不只是杨清,在仁山果园的示范引领下,当地148户贫困户先后成功脱贫,300余名农户成长为新型职业果农。

“我们拍摄短视频,传授技术经验,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少掉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建阳桔柚的知名度?!闭呕鄯妓怠?/span>

“酒香也怕巷子深,桔柚产业发展,除了要提高产品品质,品牌建设也是关键。”建阳区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方旭介绍,建阳区大力宣传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财政补助项目政策,积极推广大棚种植技术,推动桔柚品质提升,并积极对接“潭阳大集”、果品展销会等活动,助力建阳桔柚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2018年,中国南平‘武夷品牌’建设发布会上,建阳桔柚成为首批入选‘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的产品之一。”方旭介绍,去年,建阳桔柚又被授权使用“福农优品”品牌标识,品牌建设的成效,让建阳桔柚占据了市场优势。

“今年以来,我区运用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实施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乡愁产业培育工程,结合‘嘉禾之乡’美誉,推出‘七彩嘉禾’党建富民强村品牌,持续做优做强做活‘土特产’文章,建阳桔柚正是其中之一?!狈叫裢嘎?,近期,建阳区农业农村局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进一步鼓励全域桔柚果园开展绿色、有机认证。

记者手记

行走在果园中,沉甸甸的果实已缀满枝头,丰收的期盼写在果农脸上。

经过多年培育,建阳桔柚已形成相当规模,成为当地富民强村的土特产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果”。采访中,不少果农告诉记者,种植桔柚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从零星种植到规?;⒄?,从本地销售到走向更广阔市场,建阳桔柚产业确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但同时,也有一些隐忧。记者发现,当前建阳桔柚产业仍存在以鲜果销售为主,深加工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溢价能力不强;种植标准不一,品质稳定性有待提高;销售渠道相对传统,对接新市场能力不足等问题。

面向未来,建阳桔柚产业需寻求新突破。首要任务是要提升品质一致性,在深化科特派服务的同时,可以通过推广标准化温室大棚建设、制定桔柚种植技术行业标准等,努力推动从“产好果”到“一直产好果”的转变。同时要因地制宜,适当加强深加工研发,引进桔柚深加工企业,延伸桔柚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品牌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建阳桔柚”地理标志已获认可,但品牌塑造宣传不足,应当进一步深挖品牌内涵,构建更完善的品牌体系,提升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拓展同样紧迫。面对广阔市场,目前,当地仍缺乏有影响力的桔柚综合交易平台,应该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营销体系,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

要种好桔柚,更要做强产业。当地方特产成为富民产业,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这条路或许漫长,但踏实地迈出每一步,都将让建阳桔柚的清香飘得更远。


建阳新闻
今日建阳
炫彩建阳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00008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建阳区融媒体中心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5995822793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